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关于“双减”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,诸暨市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,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,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,全面实现“五育并举”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新学期开始,全市132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。目前,全市小学生参加托管服务59915人,参与率83.89%,初中生参加晚自修34732人,参与率89.75%,参与课后托管的老师达80%以上。
针对中低段学生作业量少的情况,滨江小学鼓励老师利用特长,积极开拓创新课程。其中的“小浪花”太极社团吸引了许多孩子报名参加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马步架打、弓步冲拳,有模有样,既锻炼了身心,也丰富了课余生活。
牌头镇小抓住晚托服务时机,用好课后服务,着力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。除了作业辅导、自主学习、自主阅读等基础托管服务,还推出许多丰富多彩、学生喜欢、家长乐意的特色拓展课程,如趣味体育、科技种植等,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。
东和乡中心小学积极探索课后服务的有效方式,结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,开设“培苗”创新课程。学校里为学生专门开辟培苗土地,让学生分地块,捡石块,播种子,护幼苗,品尝劳动收获的喜悦,也让托管变得更有意思。
为提升课后服务品质,陶朱街道城西小学、大唐街道文昌小学等学校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开展多项目问卷调查,经过征求意见、讨论细化、补充完善后,最终确定课后服务活动内容,并召开课后服务宣传会,落实托管教学和安全工作,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,同时助力解决家长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家校同心,共促发展。
9月9日,弘毅小学党支部联合党员家长志愿者,举行“融合”式主题党日活动,共同商讨托管方案,并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带头参与课后服务工作。活动中,成立党员教师托管服务志愿队、党员家长托管服务协会。根据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实际需要,组织党员教师做好晚托带班工作,组织家长志愿者做好学生晚托放学后的路口执勤工作,维持校门口秩序,为学生保驾护航。
次坞镇中心小学经过前期细致的部署,课后托管服务顺利启动,课程内容颇为丰富。田径场上,孩子们正在开展跳绳、田径训练;足球场上,爱好足球的孩子们进行着传球和小规模对抗练习;书画教室内,绘画小组的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创作着……
江藻初中积极响应“双减”政策,实行课后“社团活动+个别辅导”的服务模式。傍晚的课后时间,学校组织了飞鹰小组、纸上飞花等多项社团活动,让学生得以放松心情,培养兴趣爱好。晚自习时间,老师们为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。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,促进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;为学优生拓展题海,促进其更深层次地学习思考。
湄池初中晚自习服务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工作,力求做到精细化。督班老师在巡视纪律的同时,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,及时做好单独辅导,并利用阳光帮扶记载本记录帮扶对象的成长。此外,学校语文组创造性地开发利用“阅读存折”,引导孩子们学会快乐阅读,积淀素养。
实验初中就学生托管前用餐安排、晚间托管服务方式及课后放学安排等作精心部署,从开学第一周提前预演,全校785名学生参与晚间托管服务,开展晚间教师“答疑”。学校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促进“双减”落地开花。据悉,为促进轻负高质教学管理,实验初中新学期重点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,发挥协作凝聚力,做好校本作业设计,保证作业精准化。
滨江初中、浣东初中积极行动,组织任课教师下班管理,每个楼层均安排语文 、数学、英语、科学等学科教师,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查漏补缺,去同楼层的督班教师处问问题,由各学科教师进行个别辅导、学业答疑。晚自习期间,学生过得充实而有收获,徜徉在一片书香之中。